对慢性肾炎病人而言,科学合理的饮食对其身体康复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慢性肾炎病人合理饮食,有利于减轻代谢废物在其体内的潴留,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恶化进展。由于慢性肾炎病人对饮食治疗的片面理解,使得其在饮食上存在着一下认识的误区。
1误区一不吃盐或盐与水肿有直接关系,所以许多慢性肾炎病人对吃盐特别注意,甚至不吃盐,结果导致低血钠、低血氯。限盐对高血压、水肿、少尿的慢性肾炎、肾衰竭病人是必要的,以免加重水肿和高血压。但限盐不代表不吃盐,除非高度水肿需严格限制盐甚至限水,一般应采取低盐饮食。
因此慢性肾炎病人对盐的摄取,应视具体情况由医生而定,过度恐盐是没有必要的,还有些患者用秋石代替盐也是不可取的。
2误区二素食不含蛋白有的病人认为素食不含蛋白,因此长期素食。实际上这是对食物蛋白质的误解。慢性肾炎、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代谢能力下降,体内主要毒素如尿素氮、肌酐等在体内积聚,造成对身体的损害,而这些毒素均为蛋白质的代谢产物。
食物蛋白质来自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方面,虽然大多数植物蛋白质的含量较动物蛋白质含量低,豆类及豆制品的蛋白质含由于植物蛋白含必需氨基酸较少,且含钾高,因此不适合慢性肾衰病人。而动物蛋白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大于50%,因此慢性肾衰病人宜适量进食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动物蛋白质。每日摄入蛋白质的总量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粗略估计,要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不宜选用含植物蛋白高的豆类及豆制品。
3误区三饥饿疗法可保护肾功能慢性肾炎患者强调优质低蛋白的同时,还须保证足够热量的供给,减少内源性蛋白饮食的分解,从而减轻氮质血症。在临床上由于慢性肾炎病人饮食的过分强调,以及病人对动物蛋白的误解,以致部分病人采取“饥饿疗法”。
由于主食和动物蛋白质受到过分限制,病人往往营养不良,再加“饥饿疗法”,更加重了营养不良,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和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且易合并感染,加重病情,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饥饿疗法”不能保护肾功能,慢性肾炎病人切不可“以身试法”。
4误区四多喝“骨头汤”能补钙强身
慢性肾炎病人体质较弱,且患者多伴有钙、磷代谢异常,表现为低钙高磷血症。骨头汤中含有较多的磷,喝了骨头汤摄入了大量的磷,造成磷在体内蓄积,加重了高磷血症。因此,喝骨头汤不但改善不了钙缺乏,而且由于血磷升高会加重肾功能的损害。
慢性肾炎患者的饮食治疗是有一定的原则遵循的,患者需要坚持科学的肾炎饮食原则:优质低蛋白、低盐、低磷、高热量饮食,掌握“吃”的学问,走出慢性肾炎饮食治疗误区,有利于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减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