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肉不是肉,你说的胖是什么胖?肥胖全新分类法让减肥更有效,你不只是BMI公式算出来的数字!◆◆◆◆◆世界卫生组织(WHO)年就早早地提出了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这一标准的主要着眼于体重指数(BMI),指出BMI过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并发症的风险。而中国同样提出了自己的超重和肥胖诊断标准,这套标准对于中国人更为实用,同时还加入了腰围这一指标,以期能及时反映出腹部肥胖的情况[1]。表1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的关系肥胖具有明显的体征和症状,可能会引起潜在的生理功能障碍,导致其他的并发症甚至死亡风险,因此年美国内分泌学会(AACE)甚至提出:“肥胖是一种病!”[2]。美国医学协会(AMA)等一系列的医学专业学会和国家协会也是纷纷跟进[3-4]……这届分类标准不行,我们搞个新的!这个诊断标准是挺方便的,可肥胖真的就只是BMI高了而已吗?的确,降低BMI可以预防或治疗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哮喘及气道反应性疾病、骨关节炎、压力性尿失禁、胃食管反流、失能、糖尿病前期、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孕、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可还有一部分疾病在减肥之后依然存在,这是怎么回事?究竟哪些患者需要减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更有效?图1目前的ICD-10肥胖编码最近的综述[5]认为,仅仅用BMI≥30kg/m2来定义成年人的肥胖或者用体重超过95%来定义儿童的肥胖远远不够。大家胖得百花齐放,你怎么能用数字来简单粗暴地定义肥胖?目前的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于肥胖的分类也很简单,包括摄入过多热量所导致的肥胖、药物所导致的肥胖、极度肥胖伴随肺泡换气不足、其他肥胖和一个用来兜底的未指定类型的肥胖。综述指出,这样的分类就好像在指责病人说:“你就是吃太多把自己吃胖了”!还有很多类似的描述,会让肥胖看上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问题,而不是一种疾病,自然人们也不会去寻求帮助——一些人医院,还有一些人感觉不舒服,医院。图2综述希望改进肥胖的分类体系因此,这一综述提出了全新的疾病编码体系,肥胖被称作“肥胖为基础的慢性疾病”(adiposity-basedchronicdisease,ABCD),编码系统也分为ABCD四个方面。AB能更准确地反应由于脂肪组织的质量、分布和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疾病自然史差异,更好地定义“我们正在治疗的东西”;CD则为每种并发症制定了单独的代码并考虑到了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把减肥和治疗的目标联系在了一起,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治疗”。表2综述提出的编码体系(点击查看大图)图3编码体系的结构表3ABCD并发症严重程度示例A组编码主要
肥胖是种病,应该如何诊断如何分类这篇综
发布时间:2020-11-14 23:56:36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