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茎秆、叶、花盘及籽仁腐烂。各生育期均可受害,病菌可侵染根、茎、叶、花盘等部位,形成根腐、茎腐、烂盘等。
(1)根腐型:发病部位主要是茎基部和根部,初呈水浸状,潮湿时长出白色菌丝,干燥后茎基部收缩,全株呈立枯状枯死,菌丝凝结呈团,形成鼠屎状菌核于基部周围。
(2)茎腐型:发生在成株期,主要侵染植株的茎基部和中下部,病斑初为褐色水浸状,茎秆易被折断,茎内外形成大量的菌核。
(3)盘腐型:主要发生在向日葵开花末期,花盘背面全部或局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变褐软化,整个花盘腐烂,长出白色菌丝,逐渐产生菌核,自行脱落。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和耐病品种为主。
①向日葵制种和繁育基地,要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
②合理轮作,至少要有三年以上的轮作期。
③选用耐病品种。
④加强栽培管理:调整播期,适时早播或晚播;向日葵地要进行深松深耕,耕深应为10-15厘米,并要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病源;合理稀植,提倡麦葵间作;合理施肥,培育壮苗。
相关链接点击查看>>>
最新型葫芦打瓜收获机重磅首发,即将上市!
警惕葵花害虫,谨记防治办法!
葵花除草不用愁,宝典为您解烦忧!
防水锈防病害专家—葵兴太阳花!
觉得小编发的信息有用
请点ZAN!
老板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就涨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