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高血压饮食 > 饮食办法 > 健康生活超实用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医

健康生活超实用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医

发布时间:2022-4-18 12:31:49   点击数:
  糖尿病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有1.亿,其中30.2%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数约万,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1/4,该数字还在上升。   糖尿病本身不致命,致命的是并发症!心梗、中风、肢体坏死、失明,都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严重后果!

01

糖尿病并发症6种信号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一些症状,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信号,哪怕症状很小也要有所警惕:

皮肤:瘙痒、真菌感染、毛囊炎等反反复复

口腔:长期牙周病、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

眼睛: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黑影等

四肢:手脚肢端麻木、刺痛感等感觉异常

尿液:夜尿增加、眼睑或双下肢水肿、尿液细小泡沫丰富等

出汗异常:头面、前胸后背经常大汗,四肢出汗较少等

  如果您经常出现上述几类的症状,可能说明:

  ●您控制血糖的治疗可能没有达标;

  ●可能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

02

过度严苛“管住嘴”不可取

  得了糖尿病,有啥要忌口的?下面的视频都说清楚了↓↓

02:01

  其实,建议少吃或不吃不等于一口都不能吃,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器官衰退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多数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暴饮暴食,他们会配合饮食进行控制。但过度严苛地“管住嘴”是不可取的!其危害如下:

1

影响热量和蛋白质摄入

  这将会导致肌肉减少、体重下降。可别小看肌肉的作用,它可以增加葡萄糖利用,减轻胰岛素抵抗;还可以保护和支撑颈腰椎,防止椎间盘突出;更可以维持身体平衡,防止跌倒和骨折。研究表明,正常或轻微超重的人群最长寿。

2

增加营养不良风险

  过于严格地“管”和“限”,也可能把其他营养素都拒之门外,无形中增加了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的风险,进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3

诱发低血糖

  合并应用降糖药物者过度节食,还可能诱发低血糖,严重者甚至昏迷。

4

滋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已有研究证实,糖尿病与抑郁相关,而每天处于“忍饥挨饿”状态,势必会增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令幸福指数大打折扣。

03

如何才能“有滋有味”

  那么,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应注意哪些因素呢?“管住嘴”都要管什么呢?以下视频告诉您如何才能“有滋有味”。

01:

01:2

  请记住这些要点:

  1.食定量,粗细搭配,提倡低血糖生成指数主食。

  2.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3.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类适量,限制加工肉类摄入。

  4.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5.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6.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7.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04

哪些水果适合糖尿病患者吃

1樱桃

·GI值≈22

·GL值≈2

GI、GL值都很低,但要少吃熟透的!

2木瓜

·GI值≈25

·GL值≈2

木瓜不丰胸,但对糖尿病是真友好!

3草莓

·GI值≈29

·GL值≈2

虽然甜但其实含糖量真不算高!

4鲜桃

·GI值≈28

·GL值≈3

当然,如果对桃子过敏则不要吃!

5苹果

·GI值≈36

·GL值≈4

各项指标都比较适中,物美价廉。

  以上这些水果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而若水果升糖快、对血糖影响较大,哪怕不甜,也应尽量少吃!

不算很甜却对血糖影响大的水果:

山楂

香蕉

鲜枣

菠萝

05

中医降糖秘籍

降糖中药

  麦冬:养肺阴、清肺燥。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是治疗糖尿病中、下消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中的一味主药。糖尿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淤血为患,到了后期很多人的血液循环会出现问题,所以丹皮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

  山萸肉:主要功效养肾阴。

  苍术:糖尿病人多为痰湿体质,而苍术可以燥湿。

  牛膝:强筋骨,通血脉,配在玉女煎里可清胃热。

  泽泻:糖尿病基本上还是一个体内代谢废物蓄积过多的问题,而泽泻可以通淋卸浊,排泄体内代谢废物。

降糖方剂

  上消:口干多饮是肺热津伤,属于上消。推荐的方子叫“消渴方”,由黄连、天花粉、牛乳、藕汁、生地汁、葛根汁、姜汁、蜂蜜等组成。

  中消:吃得多,胃口好,多属胃热。推荐的方子是清胃热的代表方剂“玉女煎”,由知母、石膏、熟地、麦冬、牛膝等组成。

  下消:多尿,有肾阴不足的表现。推荐的方子是“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酒萸肉、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等组成。

降糖穴位

  三阴交: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处,胫骨内侧缘后方。用拇指按揉,左右侧大约各做2~3分钟。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强健消化道,缓解胃热。用手掌心按准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横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

  脾俞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对提高胰脏的功能很有功效。

来源:医院

编辑:谭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xingaopin.com/ysbf/961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