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关于妊娠期高血压,你必须要知道的那些事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
关于妊娠期高血压,大多数的准妈妈都有所耳闻。它是妊娠期特发疾病,发病率在9.4%~10.4%,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组疾病,并不是一个疾病。妊娠高血压可以分为五类,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疾病,当合并尿蛋白阳性或者其他系统异常时称为子痫前期,当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时称为子痫。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顾名思义,是妊娠前已有,或者妊娠20周前就出现高血压的疾病,随着孕周增大,出现尿蛋白或者其他系统异常时,称为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通常20周后发生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我们称为妊娠期高血压,该情况不伴有尿蛋白。在产后12周血压会恢复正常;反之,如果病情加重,患者伴有蛋白尿。所谓蛋白尿是小便中检查出有蛋白成分,此时称为子痫前期;如果病情继续加重,可能会有脏器损伤,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头痛、视力改变(包括暂时性视力丧失,视力模糊或光敏感)、上腹部疼痛(通常在右侧肋骨下方)、恶心或呕吐、血液中血小板水平下降(血小板减少症)、肝功能受损、由肺部液体引起的呼吸短促;水肿是妊娠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水肿短期内加重明显,也应注意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哪些准妈妈容易患妊娠期高血压呢?
主要包括:初产妇;双胎;肥胖(BMI30);孕妇年龄过大(40岁)或过小者;合并慢性高血压;糖尿病;有血栓形成倾向者;肾病病史;抗磷脂抗体综合症;风湿免疫性疾病;或既往子痫前期-子痫病史等。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准妈妈们,应该学会自我监测。而监测的关键点是血压,一般在20周后发现间隔4小时以上的、连续测量血压发生收缩压≥毫米汞柱,或/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称为妊娠期高血压了。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儿的影响?
1、胎盘血流减少
如果胎盘没有足够的血液,宝宝获得的氧气和营养就会减少。这可能导致生长缓慢(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或早产。早产可导致呼吸问题,感染风险增加和婴儿的其他并发症。
2、胎盘早剥
先兆子痫会增加在分娩前胎盘与子宫内壁分离的风险。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这对妈妈和宝宝来说可能会危及生命。
3、妈妈的身体器官受伤
没及时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大脑,心脏,肺,肾,肝和其他主要器官受伤。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危及生命。
4、早产
有时需要提前分娩,以防止怀孕期间出现高血压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并发症。
6、未来心血管疾病
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哪些方法或手段?
医院是医院,我们的产科医生经验非常丰富。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有一整套完善的检查和治疗流程,普通孕妇产检由产科医生来完成,如果孕妇有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及并发症,我们会让组织各科专科进行评估会诊。然后根据会诊结果决定是相应治疗方案。孕妈妈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曾患有肾炎、高血压等疾病,需严密监测血压情况。
2、前次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要向医生提供既往病史,孕期加强产检,严密检测血压变化。
3、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睡眠以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
4、在妊娠期进行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