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卓娅: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学前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的音乐发展与音乐教育,幼儿园集体教育情境中的学习与教学的心理学问题等。
幼儿园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育?音乐活动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音乐教育不是教音乐的教育,而是让孩子通过音乐活动得到发展,最终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通过音乐来教育完整的人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关键不是教会孩子音准和节奏,而是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杭州一家幼儿园的展示课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表演印第安的民间故事《山狗和臭鼬》,老师扮演山狗,期间老师和小朋友需要配合挪威名曲《山妖在宫殿里》,把肢体动作与音乐的节奏对应。在表演的第三个环节,孩子们需要假装被臭鼬放的屁熏晕过去,需要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臭鼬大王”会走到孩子们中间检查是否真的都晕倒了。“如果拎你的手,我手一松,你的手就要掉下来;拎你的脚,你要让脚自然地从臭鼬大王手中掉下去。”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个环节,在这个音乐活动里,孩子和老师通过互动接触、扮演,能够产生很多快乐。
正在孩子们都沉浸在执行自己的角色任务时,一名在该环节没有角色任务、做观众的男孩,突然冲上前,对着“晕倒”在地上的一位女孩子猛地踹了三脚。老师和孩子们都被这个举动惊呆了,但是被踢的女孩一动不动,忍着疼继续扮演“晕倒”。
真实场景和突发状况,正是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品质的关键时候。许卓娅认为女孩子有很强的任务意识和坚强的品格,而男孩的这种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班主任老师需要在课堂结束后,及时与两个孩子进行沟通。表演结束后,许卓娅跑到孩子们中间,问被踢的女孩疼不疼,女孩点点头。许卓娅又问:“但是你也没哭,还坚持着没动。”女孩继续点点头。许卓娅安慰并表扬了女孩,同时也去同男孩沟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并告诉他这样会把小朋友踢痛的,是不对的。
“像这样的事情,你不能说因为我只是在上音乐课,所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