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编程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充分明确这一课程设立以及编程素质培养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采用更加优化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编程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课编程素养的培养文
吴蓉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相关编程知识以及编程素养也越来越多,社会对编程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增大。因此,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课编程素养的培养给予更多的重视。
一、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编程素养的培养目标
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是编程素养,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意识,另一个是技术运用。简单来说,信息识别是更加有效地获取信息,技术运用是将所收集的知识转化成为相关的具体成果。小学时期是培养一个人学习素养的基础阶段。在现代社会中,为了满足社会对于相关技术人才以及更高水准的编程素养的需要,将提高小学技术课程编程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加入日常教学计划之中刻不容缓。小学信息技术课编程素养可以让学生拥有更高的信息意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信息责任感。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色龙》一课,如果学生具备了相关的信息意识和编程素养。就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阶段,来帮助理解,从而更加高效和迅速地掌握课文的知识。通过单纯的阅读可知,整个故事的讲述是从三个步骤进行的,首先是“我们”发现变色龙,在绿叶里面发现一个“怪物”,众人给出不同的反应,然后通过他人得知这是一只变色龙,之后“我们”开始端详变色龙,通过看变色龙的外形长相,身长多长,眼睛以及捕食等几个方面,对它进行描述,再到把变色龙放回到森林,我们的心理变化等等。这样,整个故事就以变色龙为线索,串联了起来。如果学生具备了这种思维能力,无疑是可以更好地帮助他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二、创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编程素养的培养环境小学阶段,学生的相关学习能力还没有发展成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编程素养的培养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编程素养的培养的环境。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入编程知识,要地让学生体会到编程所体现的创意与新意,激发他们对于编程知识学习的兴趣。让情境创设成为贯穿课程教学内容的主线。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他们的能力以及水平分配给不同的任务,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进度,都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收获乐趣以及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画笔的秘密”这一课中,画图工具内容广泛,如何利用画笔做到“停笔”“落笔”,改变颜色,删除内容等等,学生在根据教师的讲解了解学习了基本的画图工具是如何使用的之后,并不能完全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出一些图案,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进行绘制。图片的难易程度不同,按照学生的掌握程度分配给不同的任务。这样既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绘制的时候增加学生的记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满足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学生更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课产生兴趣,更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进而更好地培养编程素养。三、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编程培养的培养方案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信息技术课程大多更加重视编程的理论知识的讲授,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这样单一的讲授方式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比如:使用可以使教学难度降低的Scratch编程技术,充分发挥Scratch编程技术的优势,将其加入到教学内容之中,通过Scratch让学生可以充分吸收信息技术课知识,培养其编程素养。例如:在教授“物体移动控制指令”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通过Scratch编程技术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贪吃蛇”来引入教学。提出问题:“游戏创作者是如何使贪吃蛇动起来的?”引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指导学生通过Scratch使游戏里的贪吃蛇开始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Scratch编程技术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心重,探索知识的进取心强,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把知识活学活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看到自己利用相关知识所达到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更加热爱信息技术课这一门课程,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编程素养。四、运用学案导学方法提升编程课程教学质量如今,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当中,不少教师发现编程教学是一个难点,考虑到当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和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增强,教师可以引入学案导学这一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尝试与大胆实践的平台,从而保证编程教学质量,顺利达成培养学生编程素养的目标。教师在对学案进行设计时,要讲求方式方法,把设计简单、直观和操作性强的导学案作为重点。例如:在导学案的设计当中,教师需要参考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保证在导学案当中融入的实践技巧和操作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在中低年级的导学案设计当中,可以用纸质学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降低学生编程实践的难度,并在思路和方向上进行合理引导。在高年级学生的学案指导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领型学案、Word电子文档指导学案等,增强学生对控件的认识水平,从而帮助他们理解编程思路,并借助课上所学编程方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五、科学融入编程思想引导体验创新创作乐趣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当中,编程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以及技巧方法逐步得到了重视。一方面,编程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不受学生的喜欢,但另一方面,学生对通过编程设计形成的软件程序,尤其是趣味游戏,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此,在对编程概念和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指导时,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比较熟悉的软件程序完成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知识与能力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教师在编程内容安排与教学指导方面,要贯彻适度适当的原则,同时做到循序渐进。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编程思维,促进学生编程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教师要基于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认识编程控件和一些简单基础的编程语句,以便积累必要的编程经验。另一方面,教师在融入与渗透编程思想时,要讲求正确的方式方法,注意运用自然语言加流程图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编程思路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流程图方式的运用有助于展示编程过程的框架,更能增强学生的编程意识,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创作的乐趣,并为学生自主创作打下基础。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编程将是未来社会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培养学生的编程素养,是在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打基础。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编程素养的培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探索更多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寻找更加新颖的教学途径,以保证学生在小学这个基础阶段,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编程素养,对编程技术等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信息责任感,将来可以参与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本文刊载于《华夏教师》年第4期(下),部分内容有删改。
▽小编推荐阅读▽
小编荐读
疫情防控形势下中学生在线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小编荐读
疫情防控形势下针对“停课不停学”相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小编荐读
在线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干预策略
小编荐读
以文化育人,创“诚恒·牛性”校园
小编荐读
眼中有“偶然”,心中藏“必然”
小编荐读
以形助数化难为易——试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编荐读
耕读:开启生命成长的智性行走
监制:皮均终审:蔺玉红审校:白芸责编:吴桐石雪主管:共青团中央
主办:中国青年出版社
编辑:《华夏教师》编辑部
邮发代号:82-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登字号
国内统一刊号:CN10-/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合作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出版总库
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