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疾病。在我国,约10%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等几种情况。有些是孕前不高,怀孕后升高,有些是孕前已经有高血压,怀孕后更高。可以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怀孕期间会出现血压升高呢?
目前原因并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有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等很多方面。这也是为什么这种病难以完全预防的主要原因。
哪些人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呢?
①年轻初孕妇(18岁)或高龄初孕妇(40岁);②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者;③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或者孕妇妈妈有类似情况者;
④有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以及体型偏胖的孕妇;
⑤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者;
⑥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者;
血压高会有哪些危害呢?
不管是怀孕后血压升高还是怀孕前已有血压升高,都会对妈妈和宝宝造成影响。
母亲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细胞受损,组织灌注减少,可出现脑水肿、出血;肾脏受损出现蛋白尿甚至肾衰;肝脏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对宝宝来说,子宫和蜕膜血管管腔狭窄,影响母体血流对胎儿的供应,损害胎盘功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受限。严重时发生螺旋动脉栓塞,蜕膜坏死出血,导致胎盘早剥,胎死宫内。
如何减少这些危害呢?
既然无法完全预防,而且危害这么大,那么怎么做才能减轻或者避免这些危害呢?答案是:按时监测,及早发现异常,遵从医生建议。
①按时监测
每次孕检,都会测量血压,对于高危人群还需要我们在家自己监测血压,怎么测呢?
测量血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min。测量取坐位或卧位。注意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通常测量右上肢血压,袖带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除了测血压,晚孕期还会监测尿常规,如果尿中出现蛋白,也要警惕肾功能的损害。
②出现异常及早处理
血压升高后医生会有很多办法,比如用降压药,镇静药,解痉药。所有的药物都是在权衡对你和宝宝的利弊之后才应用的,所以不用太质疑。
不过,随着妊娠月份增加,一般血压会继续升高,即使用药很充分,不少孕妈的病情仍然继续加重,可以表现为原来的药量不够了,水肿加重了,头疼加重了甚至看东西不清楚了,而且宝宝在肚子里不长体重了,这个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你终止妊娠。这个建议,可以让你更安全,也许还给了宝宝一线生机,所以,一定要考虑。有的孕妈会说:孩子太小,再等等吧,殊不知,即便再等也换不来宝宝的健康,而且会把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宝宝在你肚子里,你不安全,哪来宝宝的健康?
有办法减少患病风险吗?
除了上面的按时监测,可以有什么办法减少发病风险吗?有的,看下面
①适度锻炼,孕期适当锻炼,比如走路,瑜伽,游泳等等,同时注意安排好休息
②合理饮食,增加食物中蛋白质、钙、铁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保证营养,不过度增加体重
③补钙,每天除了食物中增加钙的摄入,可增加钙剂,每日总量1.5-2g.
看,是我们怀孕7个半月的孕妈呢,坚持适度锻炼,体重控制好,宝宝更健康。
希望各位宝妈平平安安,都有健健康康的小宝宝。羡慕一下我们的中秋宝宝吧
祝大家假期愉快,吃得好,不长肉,血压好,血糖好。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