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橄榄油 > 橄榄油成分 > 脂肪不全是坏的这样吃脂肪,预防慢性

脂肪不全是坏的这样吃脂肪,预防慢性

发布时间:2024/1/13 18:10:33   点击数:

谈起脂肪,减肥人群总是避而远之,通过不碰油脂的方式减肥。其实,你“误会”了脂肪,人体缺乏脂肪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吃对了反而能让健康翻倍。

吃脂肪的误区

脂肪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保护内脏,参与机体代谢活动。

误区1:高脂肪食物一概不吃

食用高脂肪食物会导致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但其实很多食物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吃反而有益。研究表明,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不仅能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鸡蛋、牛奶、小麦、玉米、燕麦等。

误区2:控制摄入就一点不吃

减肥提倡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主食摄入过多会囤积能量,变成脂肪。但如果一点主食不吃,不仅易患低血糖,还会造成情绪焦虑、便秘,正确的做法是用薯类、杂粮、全谷物替代精致主食。

误区3:不吃肉可以防高血脂

高脂血症分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型。我国以第一种最为常见,造成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饮食因素主要是主食即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而非脂肪摄入过多。

脂肪的正确食用方式

脂肪摄入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显示,脂肪摄入最多的人群(脂肪摄入占膳食总热量的35%),死亡率比脂肪摄入较少的人(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10%)低23%,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基本相当,甚至脂肪摄入较多的人群中风的几率更小。

脂肪参与人体代谢活动,脂肪总摄入量不足时,很容易造成能量营养不良。尤其是老人,食物摄入量减少,消化能力衰退,更易出现营养不足的问题。

脂肪不足,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缺乏,出现干眼病、夜盲症、骨质疏松等。

正确的吃法是膳食总能量的20%~30%由脂肪提供。动物性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其提供的热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日常膳食脂肪摄入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

聪明人这样吃脂肪

每天吃一小把坚果

坚果富含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维生素E,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每周吃两次深海鱼

深海鱼富含有益心血管的欧米伽3脂肪酸(鱼油),包括DHA和EPA,能增加血液中“好胆固醇”水平,降低“坏胆固醇”含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周吃鱼~克。新鲜的鱼可选择具有“低温免水煮食法”的锅具烹饪,保留食材原味及营养,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兼顾营养。

偶尔吃个牛油果

牛油果脂肪含量为15.3%,其中70%是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但牛油果的热量较高,一次不能吃太多。每天吃半个到1个小牛油果,再加上饮食中食用油的量,基本能满足8~10克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吃点燕麦片

燕麦是公认的健康食品,不但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还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辅助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在选择燕麦时应选择整粒燕麦,可保留完整种子中的全部营养,维生素含量也更高。

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奶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心血管健康,最好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替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xingaopin.com/ysbx/1047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