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北方地区的流感类型多、变化快,目前已发现的类型有甲型流感两种,乙型流感一种,还有猩红热、诺如病毒和疱疹性咽颊炎的散发病例。
从中医上看,这些流感也分属于中医不同的病的范围。
今年冬季没有下雪,湿度比较低,进入12月后,虽然外界温度低,但是流行的感冒都还属于温病的范畴,这是较为反常的。
冬温感冒初起
银翘解毒丸
桑菊感冒片
健儿清解液
金果口服液
养阴清肺丸
简谈如下
这段时间的感冒,以咽喉疼痛,扁桃体红大为首发症状,或伴有发热且温度升高较快,但是初病时恶寒并不严重,身上有汗,但汗出不畅,或仅是手心有汗。
这个阶段,银翘散和桑菊饮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剂,对应的成药有银翘解毒丸和桑菊感冒片。
银翘散针对表闭和咽喉症状重一些的,桑菊饮用在症状轻的咳嗽发热。
儿科用药包括健儿清解液都是属于这类药物。
由于温燥邪气传变的过程中,十分容易伤阴,初期就会出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的情形。
鉴于此,很多病例我在发病初期就让他们配合使用金果饮口服液或养阴清肺丸之类的药物。
冬温感冒高热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柴银口服液
蒲地蓝口服液
银翘解毒丸
简谈如下
有些一直没有汗的发热病例,其表闭更重,所以往往更容易发高热,进入高热期,可能会出现四肢厥逆。
表闭较重的情况,多数内有饮食积滞化热,内外引动而发病,通常三阳经都有感传。
这些病例可以考虑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这个药物虽然是儿童用药,其实成人也可以用的。
还有很多病患会从咽喉病变传入少阳三焦经,形成中耳炎,有一个成药柴银口服液很合适。
当高热阶段出现发斑疹,猩红热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个阶段解表的同时一定要加凉血解毒的药物。
可用成药蒲地蓝口服液与银翘解毒丸合用。
伏暑感冒初起
新加香薷饮
藿香正气水
双黄连口服液
简谈如下
伏暑这个病,初起阶段很多症状与伤寒十分相似,既有发热无汗恶寒,有很多还出现周身酸痛,有的头痛恶风,但伏暑这个病毕竟是暑湿为病,很多患儿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呕吐和泄泻,伴有咳嗽的通常痰多。
临床上我还看到很多疱疹类疾病,例如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这种疱疹类的疹型与充血性或出血性疹子的疹型是不同的,通常都与暑湿相关,病发在冬季都与中医伏暑这类疾病相关。
鉴别伏暑与伤寒最为快捷准确的是脉象,伤寒通常脉浮弦,而伏暑则一定是濡脉,除了脉象以外,较为可靠的就是舌象了,这类病例的舌象通常都是舌红苔黄腻,红点隐隐在黄腻苔中间。
先贤吴鞠通给了初病的治法就是新加香薷饮,这个方子十分好用,常常有奇效。
可惜的是这个方子我们现在没有制成可用的成药,有些家长忌讳用汤药,我会用藿香正气水配合双黄连口服液一起口服,再用藿香正气水沾棉花敷肚脐,作用虽不及新加香薷饮但有时也能治好。
很多家长尝到甜头后以为藿香正气水沾棉花敷肚脐是退烧的良法,每次都用,或有效或无效,甚至无效时候多。
实际上我们中医看病最重要的是辨证,没有了辨证,所有方法都是无根之木。
伏暑伴咳嗽痰重
千金苇茎汤
带子冬瓜+薏仁米+陈皮
复方鲜竹沥液
简谈如下
如果咳嗽痰重的病人,就要合用千金苇茎汤了,我用千金苇茎汤时候常常将桃仁换成赤芍。
如果要说千金苇茎汤的成药,可惜也没有制成,我通常让其取带子的冬瓜加上薏仁米加上点陈皮熬汤喝,替代一下。
如果痰黄的可以用复方鲜竹沥液代替。
伏暑致病,容易有两种转化传变方向,一种是初病以消化道表现为主,出现寒热往来;
另一种传变方向是湿热内陷阳明,发热不恶寒、咳嗽重、泄泻,舌苔黄腻较厚。
遇到这两种传变情况时,一般比较难以辨别,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受寒夹滞感冒
荆防败毒散通宣理肺丸
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柴胡颗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简谈如下
冬至到大寒,天气寒冷,所以流感中属于伤寒类的疾病会逐渐增多,但现代人处于温室,饱食不饥,再加嗜食辛辣油腻,又或饮酒,内热普遍偏胜,往往表现为“表郁里热”的证型更多。
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是,伤寒邪气是阴邪,寒主收引,而温邪是阳邪,主开泄,所以伤寒闭表的情况一定比温病更重。
主要的鉴别点既不是流什么颜色的鼻涕,也不是有没有恶寒,还不是是否有咽痛,我总结最重要的鉴别点在于是否有周身疼痛,如果有,那致病因素中一定有寒邪参与,如果没有温病可能性大。
有一个古代名方叫荆防败毒散是可用的,成药感冒清热颗粒就是从这个方子演化的,针对现代人内热较重的特点,我常常感冒清热颗粒与双黄连口服液同用,可以减轻后期入里化热的程度。
当然,也有部分病例以表寒内闭为主,通常是阳气虚弱的人,病发咳嗽,周身酸痛,鼻流清涕,这时候用麻黄汤似太过,有一个成药叫通宣理肺丸,其法源自麻黄汤,但制成丸剂,发汗力缓和,正好可以此时应用。
伤寒的传变是六经传变,太阳表证不解容易传到少阳或阳明,传到少阳寒热往来,也就是忽冷忽热,口苦咽干,用小柴胡汤,成药就是小柴胡颗粒;
如果恶寒偏重,表阳虚则用柴胡桂枝汤,成药就是小儿柴桂颗粒;
如果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但恶寒时候不多,以午后潮热为多,大便干结,就应该用大柴胡汤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以代替大柴胡汤使用。
有人可能疑惑,温病和伤寒不是不同的疾病吗?为何治疗温病和伤寒的好多药物可以互换呢?
我的解释是因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虽然不同邪气致病,也会有类似转归,在这些时候可以互换使用。
聊聊数语,难于穷尽疾病,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司庆阳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专业硕士,师承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教授,孔光一教授再传弟子,跟随孔光一教授临床学习多年,在继承孔老学术思想基础上广拜名师学习,熟读经典。
擅长治疗四季外感及疑难发热类疾病;心脑血管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病;妇科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泌尿系统疾病;男科疾病;儿童抽动症、失眠、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各种肿瘤的放化疗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