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刘先生因为突然头晕恶心呕吐,医院。排除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后,急诊医生当时给他测了血压。测得血压高达/mmHg,急诊医生闻到刘先生嘴里有一股怪味。同时,他还发现刘先生脸色苍白,双下肢肿胀,于是进一步检查了他的肾功能。我发现刘先生的肌酐高达多,临床上基本可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晚期,持续发展为尿毒症。刘老师一听这话说得这么认真,悔恨的泪水如泉涌般倾泻而下。
首先,我来告诉你高血压是怎么导致尿毒症的。高血压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其中危害较大的靶器官之一就包括肾脏。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好的人,容易发生肾血管痉挛和肾动脉硬化,从而引起肾实质缺血,可导致早期肾脏的过滤能力下降,即肾脏排泄有毒代谢产物的能力下降。事实上,这个阶段是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血压控制不好,会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纤维化。到这个时候,就意味着我们的肾脏清除有害物质的能力已经大大降低,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最后,由于患者肾脏的严重硬化和萎缩,肾脏清除有害代谢物的能力已经完全丧失,这些有害代谢物很容易在我们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引起相应的症状。当这些症状出现时,也意味着患者需要透析。
据统计,我国约有17%的高血压患者最终可能会得尿毒症。当然,高血压也可以分为恶性高血压和良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到尿毒症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几年,而良性高血压到尿毒症的时间往往很长。因为我们的肾脏有很强的代偿功能,绝大多数患者只是在最初五年内出现夜尿增多和尿蛋白的早期症状。在这个阶段及时治疗最有意义。
如果血压控制不佳的时间进一步延长到10年以上,患者已经出现明显的四肢水肿、大量蛋白尿等症状,则说明患者可能已经处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或者已经可以确诊为尿毒症。
最后,让我们回到刘老师的案例。刘老师之所以最后从高血压演变成尿毒症,与他的三个错误密切相关。第一个错误是早期不重视高血压。刘老师在发现高血压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与肾脏相关的症状,也没有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想当然,放任自流。
第二个错误是轻信谣言。刘老师在网上看到一些所谓的神医在科普说,长期服用降压药对我们的肾脏和肝脏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引起肝衰竭、肾衰竭等等。但实际上,我们发现高血压后,长期服用降压药,更多的是保护我们的肾脏,而不是损害肾脏。相对于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出现的干咳、头痛等副作用,尿毒症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第三个错误,没有监测血压,没有定期检查。服用降压药后,刘先生两个月内很少测一两次血压。他只在感到头晕的时候测量了血压。他不知道自己吃的降压药是怎么控制血压的。就是刘先医院复查,比如查尿蛋白、肾功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等能反映早期肾损伤的指标。如果刘先生早点发现高血压造成的肾损伤,及时治疗,最终也不会发展成尿毒症。
所以,如果发现高血压后不能通过饮食和运动来调节,长期服用降压药绝对是福音,而不是诅咒。
好了,今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