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营养师苗苗妈前段时间在口袋育儿讲的一节微课,关于“1-3岁的宝宝如何吃盐”。苗苗妈是我们口袋育儿()长期合作的专业营养师,这个主题她讲得非常科学,也非常实用、接地气!让我们先从一张脑图开始:
其实我们常常说的“盐”,就是NaCl,真正要警惕的是其中的Na元素。钠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
食盐和钠的换算关系是:
钠(g)*2.54=食盐(g)
如果我们需要mg钠,就等于需要mg食盐。
食盐(mg)*0.=钠(mg)
比如给宝宝吃了mg食盐,实际上等于摄入了39.3mg钠元素
现在很多家长几乎都知道1岁之前不管是母乳或是配方奶喂养,加上辅食中自带的钠含量完全可以满足宝宝的钠需求,而1岁前添加盐和糖不仅会对宝宝的口味有影响,也会有健康上的问题。
欧洲的ESPGHAN协会在最新的年的喂养指南中也提出,婴儿先天对一些口味有偏好(比如喜欢咸或甜的食物,讨厌苦味的食物),但是父母可以通过不给婴儿加盐或糖,多给婴儿“不好吃”的蔬菜来影响和改变婴儿后天的口味,总这么吃,婴儿就会接受并且喜爱这种低盐,低糖“不好吃”的蔬菜的饮食模式,以此保证婴儿未来有一个健康的饮食模式。
也就是说,0-1岁不给孩子加盐或者糖除了没有营养上的必要,还会影响到未来宝宝的饮食偏好,所以1岁之前完全不添加盐和糖。
那么在1-3岁整个阶段,我们不再强调完全不吃盐,而是可以少吃盐,但因为幼儿时期的“重口味”会对一生的饮食习惯有巨大的影响,由于现在餐馆和加工食品的丰富,餐馆和加工的食物中往往有大量的盐,成年人整体摄入钠的量超过了需求的1.8倍,是中老年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从幼年开始培养“少盐”的饮食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我在和很多妈妈的交流过程中,常常碰到,1岁以后,宝宝接触的食物越来越多,口味越来越挑剔,不加一些“可口”的调味品,比如番茄酱,虾皮粉,酱油等等,宝宝就是个吃饭困难户,大家常说的饿饭也不管用,虽然经常听见宣传说“少”加盐,但还是不知道“少到多少才算是真正的少加盐呢”?
下面我们就分两个阶段来讨论:
1-2岁如何吃盐?
理解了食盐和钠之间的换算,我们怎么来建议1-2岁的宝宝如何吃盐呢?
答案是,看宝宝每天正常餐食中能摄入多少钠,然后对比一下宝宝中国营养学会每日钠的推荐摄入量。
宝宝每天摄入的钠分为3个部分
饮食钠
零食钠
调味钠
如果说饮食钠和零食钠的总量已经和推荐量差不多了,那就几乎不能额外添加了,如果钠总量和推荐量有一定差距,就根据差值范围来给孩子吃盐。
来看一个12月龄左右的宝宝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钠总量。
这是一个比较简略的12月龄的宝宝食谱,吃的都是一些钠含量较低的食物,钠的总摄入量大约为mg,如果这个食谱中,有一些海产品,比如海虾河虾海鱼等食材,那么钠的摄入总量大约就为3-mg左右。从图中可以看到,1-3岁钠的推荐摄入量是mg。
宝宝在不额外吃一些钠含量较高的加工食品的前提下,可以额外摄入的钠的范围就是mg左右。换算成盐大约是1g左右。哟,看着还不少呢,怎么感觉你这么一算宝宝还缺钠了?
请大家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宝宝必须吃这么多盐,而是在这个范围内,都是安全的!考虑到不要太“重口味”,很多妈妈都有经验,用手指抓一点,撒点“毛毛盐”是完全在安全范围以内的!
换算成酱油是多少呢?儿童酱油能不能吃?
酱油由于在发酵过程中水解了大量氨基酸,口感除了咸之外,还有很“鲜”的味道,不仅可以靠咸来改善食物的口感,还可以“提鲜”,比盐还更实惠一些。少量的酱油达到的效果是盐的一倍。
前段时间对儿童酱油的批评也是铺天盖地,说儿童酱油并不适合儿童吃,因为实际的钠含量较高,妈妈们又晕了头,到底儿童酱油能不能吃?
答案是能吃,不要管“儿童不儿童”,只需要北京正规看白癜风医院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